最新活动
·课题申请中,申报个人课题、集体课题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承发扬优秀民俗文化研究——以水城县南部片区为例


一、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

(一)选题的意义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灵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精髓,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贵州省水城县南部片区主要聚居着苗族、彝族、布依族、白族等民族,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有独特民俗节日,如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布依族的六月六、白族的蝴蝶会等;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苗族蜡染、彝族披衫、布依族剪纸;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苗族飞歌、彝族月琴、布依族锁啦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语文是传承和发扬优秀民俗的重要载体,语文课程最具有社会文化、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根深蒂固。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民俗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对我国民俗文化的好奇和责任感,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灿烂的民俗文化天空中翱翔,使优秀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传承和发扬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学语文课标要求

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它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四大类:衣食住行、婚姻家庭、节庆娱乐、禁忌习俗。新《课标》明确指出:人文素养包涵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然,这段话指出了注重利用民俗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和“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培育民族精神”的一系列布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相一致的。因此让民俗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人格精神拓展、民俗文化发展的高度去把握,让学生既学习大量民俗精华,又学做人,使其真正成为“塑造国民灵魂的教育”。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民俗文化熏陶感染,与教师人文素养相通,拓展民俗文化的宽度、深度和精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细度和高度。

2、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拓展了民俗文化的宽度

中学语文教师,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日常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人文素养教育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不是通过灌输来获得的,而是让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身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的民俗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素质教育说到底是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一种过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人只能由人来建树”。这种影响力,只能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

一个民族的历史,以及这一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民俗文化和民族精神,既属于知识和学问的范畴,更属于道德和价值的范畴,它凝结着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情感与理想,是标识民族身份、维系民族认同感的最终依据。要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承和发扬优秀民俗文化,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悉心学习民俗文化知识,领悟民俗文化的精髓。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民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才能提高。

3、中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本情感共鸣,深化民俗文化的深度 

中华民俗文化博大精深,中学语文作为系统性学习民俗文化知识承上启下的阶段,注重优秀民俗的学习,是传递优秀民俗文化精神、培养民族文化情操的教育。中华优秀民俗文化整合语文教材时,巧妙渗透到教科书的各部分之中,让学生随着语文学习的进展而不断受到中华优秀民俗文化的浸染熏陶。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一方面,有许多课文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民俗文化,如古代诗词、古代寓言、古代名著、神话传说等;另一方面,许多课文的内容负载了中华优秀民俗文化。古人云:“文以载道 ”。优秀民俗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从当前世界的教育趋势看,各国都很重视本民族经典,今天的英国中学生必须要阅读两部完整的莎士比亚戏剧,而法国中学生则开始选修拉丁文。中国语文教育界出现的“传统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对民族经典,特别是民俗文化作品的重视,已经成为语文教育专家们的共识。让每个学子从小受到祖国优秀民俗文化的熏陶。这不仅是中学语文教师而且是每个教育者都应该认识到民俗文化对一个人成长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选题的价值

我们依托本课题研究,以水城县南部片区民俗文化开发为载体,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掘、继承和发扬民族民俗文化的内容。民俗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语言文字、民族文学与民俗文化三者有机结合,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 

本课题承担起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课题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认为,在全国上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我们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民俗文化。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

中学语文教材中既有歌颂古代人民聪明才智的文化,又有赞扬人物优秀品质的文章,是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品格,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良好素材,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模式文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重视民俗文化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充分利用民俗文化的有效资源,在语文教学中,要既学语文知识,又学做人、学创造等,为一个人的一生发展打基础。因此,中学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国优秀民俗文化的有效载体。做好此课题的研究,对学生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选题的理论支持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广大中学语文老师尽可能地开发课程资源,以“语文教学跟生活实践相结合”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新课程教学策略以及“对话——探究”为总纲的语文文化课堂教学模式。抓住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对民俗文化的分析和对人的分析联系起来,挖掘民俗文化的人文性,发挥民俗的教化、规范、娱乐、审美和维系等社会功能,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

通过“民俗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课题的研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深化中学语文整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用课堂引进民俗文化,启迪学生心灵;掘教学内容中的民俗文化知识,为学生擦亮慧眼;利用语文活动课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积累民俗文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要求学生收集民俗文化有关知识,感受民俗文化精髓。营造民俗文化学习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民俗文化知识。学生不但了解了中华许多优秀民俗文化,还养成了乐于学习语文的良好兴趣。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目标和具体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思路

1、通过分析评估、拟定目标、编制方案、开发课程这四步。整个研究工作遵循这一思路展开,在逐一进行研究的同时,将这四步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在研究过程之中,并对研究过程进行优化组合,保证研究工作的质量,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学语文的同时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民俗。

2、通过课题研究,加强理论学习,实现观念的更新,初步形成理论体系,便于推广和借鉴。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知识的兴趣,学生充分汲取民族民俗文化精华,得到民俗文化的浸润,陶冶他们的性灵,开阔心胸,端正品行,在民俗滋养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2、加强民俗文化学习的指导,提高辨别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理解、传承和发扬优秀民俗文化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了解民俗民风、道德教养、历史人物、风土人情等,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3、探索语文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及综合性学习方面弘扬民俗文化的有效途径、操作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语文积累。 

4、促使教师不断地汲取养分,加深自身的民俗文化功底,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涵养的教师。并及时转变观念、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增强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增加广大中学语文老师的民俗文化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通过中学语文教学,使中学生认识、理解光辉灿烂的民俗文化,掌握民俗文化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掘民俗文化资源,在学习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培养语感,教会学生学习语文、开发语文潜能,发展语文能力,陶冶学生情感,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提高语文素质。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同时,在民俗文化的影响下,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协调发展、综合提高,获得语文基础知识,丰富语言的积累,形成良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传承和发扬优秀民俗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民俗文化运用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能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1. 加强民俗文化与语文学习的指导。在中学语文课中融入民俗文化的讲授,开拓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提高学生的民俗文化素养使学生明白追求真善美是祖国文化的总特点,融入民俗文化体会其真切感,加深对民俗文化的感知和理解,为中学语文教学和学习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归纳各族民俗文化所体现出的优良传统,探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传承和发扬优秀民俗文化。

2. 拓宽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渠道。一是采取“教师+志愿者”模式,组建一支师资队伍,正确民俗文化的传播力量;二是采取“课堂+社会”模式,打造一方教育阵地,拓宽民俗文化传播渠道;三是采取“人文+乡土”模式,深化一项育人工程,推进地方民俗文化传承;四是采取“认知+实践”模式,突出一个教育目标,增进民俗文化价值认同。凝聚中学生价值共识,引导青少年传承和发扬优秀民俗文化,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3. 发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承和发扬优秀民俗文化,要形成多方合力。一是要与学校常规教学工作相结合,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民俗自觉,帮助学生感悟民俗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优秀民俗文化。二是与养成教育相结合,从学生最基本的做人、处事、礼仪、学习等日常小节开始,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知行合一。三是与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教师要带头参与、带头学习、带头实践,提高自身修养,提升师德水平。四是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发挥优势,形成特色,使中学语文教学传承和发扬优秀民俗文化成为推动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动力。五是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使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感悟民俗文化,传承和发扬优秀民俗文化。六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让更多的家长加入到传承和发扬优秀民俗文化 ,融入到对孩子教育的活动中来,既教育子女,又重塑自我,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4. 教师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传承和发扬优秀民俗文化的途径,在保证“量”的前提下,实现“质”的飞跃。

5.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选择与研究的过程(步骤、时间安排、组织分工、活动安排等)安排

(一)课题的研究方法  

该课题以个案研究与经验总结法为主,辅之以资料收集、教育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 

1.比较研究。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将采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民俗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综合利用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优势及其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与价值。 

2.个案研究法。在研究工作中,我们对典型的地方资源将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对某个领域,某一个方面的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总结利用地方资源发扬优秀民俗文化的经验、方法,发展民俗文化传承的理论。 

3.教育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进行分析和概括,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经验总结,对研究工作进行调控。 

4.问卷调查法。实验中,定期对学生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教育活动的状况与发展,取得的经验与存在问题,并进行分析综合,得出正确结论,用以指导教育实践。 

5.资料收集。对资料进行广泛的收集,并通过整理确定研究的范围,再对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筛选,并依据所筛选的资料发扬民俗文化。 

6.文献研究。通过对发扬民俗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及时掌握民俗文化传承的动态,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3月)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建立学校课题组,确定课题组人员分工;  

3.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方法及现代教育理论与民族民俗文化;  

4.确定实验班,做好研究前的准备工作;  

5.进行相关信息资源的开发、收集与设计。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4月——2015年2月) 

1.对实验班学生进行课题实施前的有关专题问卷调查与测试;  

2.对教师及学生进行培训、交流、研讨活动;  

3.初步确定新型教学模式框架;  

4.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和社团活动,使研究内容拓展。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3月——2015年11月) 

1.修订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实践课展示、检测、评估与小结;  

3.完成实践课录像资料及测试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4.撰写个案分析、专题研究文章或研究论文;  

5.继续深入开展本课题研究,交流、研讨、推广研究成果。  

6.进行研究资料分析与数据检测统计,撰写课题研究总报告与有关论文;  

7.接受评估组结题验收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以我校七年级(3)班、八年级(2)班学生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法、观察法和经验总结法。

五、完成课题的保证条件

1、本课题负责人邓刚河,大学本科学历,热爱中国民俗文化,尤其擅长挖掘、借鉴、吸收、发扬水城县南部片区优秀民俗文化,并将其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在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方面有较高造诣,能向上级争取人、财、物、时、信等方面的支持。

2、课题组成员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水平、较为扎实的中华民俗文化功底和现代教育观念,甘于奉献、敢于创造。实验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善于接受先进教育思想,积极要求承担实验课题研究任务,在市县级讲课比赛中多次获奖,能加以时间保证。

3、组织与管理。学校建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长和业务副校长、教务主任等组成,负责科研规划、确立课题、制订措施、修订方案、调控实验、鉴定成果等。

4.计划与制度。学校制定总体计划目标,每位参与研究的老师都要制定学期研究计划,在研究过程中要有记录,有个案研究、典型事例分析。学校定期开展评比活动,以激励上进。对课题实施全过程管理,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反馈信息,矫正非规范行为,并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把课题研究工作的优劣作为聘任、晋级、评优的主要条件。

5.队伍与培训。学校采取各种途径对教师进行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训,并创设条件引导教师培养建立重视继承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责任感,提高教师自身在这方面的修养,学习领悟传统教育中的优秀的思想、理论,并转化为自己的教育实践。

6.设施与经费。为了确保本课题的顺利进行,学校将会根据实际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增添必要的设施与图书、进行必要的培训等,为开展课题研究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氛围。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承发扬优秀民俗文化研究——以水城县南部片区为例》研究报告;

2. 中学语文教学渗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方法研究论文、教学随笔集;

3.精典教学设计选编。

七、参考文献

[1]黄菲. 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颜舒频. 民俗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袁媛.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蕴涵的民俗文化及其教学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4]司丽娟. 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4.

[5]何悦. 《中国民俗文化》选修课教材及教学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6]周洁. 民俗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7]李菲.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4.

[8]景青梅.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9]袁芳. 高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教育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10]冯汝林.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11]刘丽春.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本地民俗文化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3.

[12]李阿利.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渗透民俗文化的可能性[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35-137+153.

[13]梁春莲. 小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方法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5,03:151-152.

[14]高文艳,张璇. 试论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01:111-113.

[15]蒋红梅. 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9:14-15.

[16]彭新媛. 宁夏地方文化资源在当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利用[D].宁夏大学,2013.

[17]臧胜楠. 论语文课堂中的民俗文化教学策略[J]. 教育文化论坛,2013,01:95-99.

[18]袁耀辉. 高职语文教学民俗语言文化导入策略探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13,08:57-58.

[19]覃宗毅. 中学语文的民俗教育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20]叶紫. 浅谈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J]. 生活教育,2012,24:36-38. 


 
 
 

版权所有:成全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大地资源网在线观看免费,青柠在线观看免费高清电视剧

单位地址:北京朝阳区 联系电话:010-56103423 010-56140225 传真: Email:bianjibu198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