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动
·课题申请中,申报个人课题、集体课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

             ——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例

                            

[摘 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与时俱进常话常新的问题,群众路线教育问题是党十八大以来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切入点,从两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讲话》;毛泽东;群众路线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整风时期发表的一篇指导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篇纲领性文件,通读《讲话》,我们可以发现它蕴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和群众路线的基本观点,这对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殊性是提出群众路线的根本依据

翻阅近几年来党的有关文献和许多学者的文章,在提及和论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几乎都是以“中国化”和“时代化”为前提的,比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曾两次提及“大众化”,但都没有离开“中国化”和“时代化”,因为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视域,但是“大众化”和“中国化”、“时代化”是不属于一个属性问题的。“中国化”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化问题,“时代化”关注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换代问题,从本质上来讲属于中共党内部的问题,而“大众化”则侧重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问题,它不仅要站在中共党的立场上,更重要的是还必须站在人民 大众的立场上。

事实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实现相比,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实现相对要艰难复杂得多。总览当代中国的文化态势,可以这样说,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几乎三分天下,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存在形态和活动领域。这表明,我们必须要重视多文化主体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殊性问题,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时代下的特点和规律。实践证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往往能够同时进行,因为二者关联比较密切,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中国化”和“时代化”为前提,并且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们之间在现实生活中相脱节现象是比较严重和多方面的。有研究者指出:“事实上,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一些普通群众了解、掌握、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状况不容乐观,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共产主义思想觉悟令人堪忧”。[1]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必须要更加关注群众问题,甚至可以这样说,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化是一个含义两种表述,只有马克思主义群众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群众路线才能得以贯彻。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依据。《讲话》结论部分开篇就指出:“什么是我们问题的中心呢?我以为,我们的问题基本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2]另外,毛泽东在《讲话》中还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不易解决”[3]关于这一问题,毛泽东还引用了列宁的思想,即列宁在一九0五年就强调过的“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 。接着又结合中国的国情指出了我国的劳动人民就是指人民大众,并对人民大众的范围作了科学界定。“那末,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农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4]并批评了文艺界的宗派主义思想倾向。因此,就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单一视域来看,必须重视“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这一具体问题的。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众问题的复杂性是实现群众路线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很多情况下都被当做是一个政治命题,这一点无需论证。有学者研究认为它主要是教育领域的概念,比如复旦大学教授邱柏生在他的《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一文中指出:“就简单理解而言,教育的‘大众’主要指直接接受教育人数扩大的影响,从而导致教育层次和类型的增多,教育目的、内容和效果的不同等。”[5]笔者研究也认同这一观点,但同时,笔者还认为除此之外,它同时也是一个语言学命题,比如当人们一说到“大众化”这个词时,往往就会立刻联想到它是针对普通民众的,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来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受众问题,就难免产生错误。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的重要的受众应该是普通的人民大众,但也绝不仅限于此,还应当包括构成日益复杂化的8000多万的党员队伍。这就涉及到了党内和党外两个视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在两个视域中,笔者认为在党内理论大众化的主体即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而且首先应该大众化,他们的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头脑,扩展视野,提高觉悟;党外大众化的主体即广大的非党员的人民群众,他们的任务只能是从他人的灌输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一点一点的理解和消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逐渐提高和丰富自身的基本理论素质。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应该是两个领域,并由此决定大众化的实现路径也必然不同。如果我们在现实工作中看不到二者的差异,就会造成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大众化的混淆和混乱,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就党内大众化和党外大众化关系这一问题而言,我觉得,何怀远老师概括的“其实质是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提升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水平。”[6]很有道理,笔者认同此观点。 

对于这一问题,毛泽东在“讲话”中也做了详细的论述:“除了直接为群众所需要的提高以外,还有一种间接为群众所需要的提高,这就是干部所需要的提高。”“干部是群众的先进分子,他们所受的教育一般都比群众所受的多些······为干部,也完全是为群众,因为只有经过干部才能去教育群众,指导群众。”“如果违背了这个目的,如果我们给予干部的并不能帮助干部去教育群众、指导群众,那末,我们的提高工作就是无的放矢,就是离开了为人民大众的根本原则。”[7]

根据以上的分析来关照当前我们的大众化工作,不免存在这样的突出问题:一是由于在大众化的受众对象上混为一谈,必然使大众化的工作层次不清,缺少针对性;二是既然混为一谈,就必然导致“理论武装”和“理论教育”的错位;三是由以上两点所必然决定的党员干部必然发挥不了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上应有的“教育群众、指导群众和感化群众”的功能。因此,只有全面客观地认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问题,才能正确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版权所有:成全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大地资源网在线观看免费,青柠在线观看免费高清电视剧

单位地址:北京朝阳区 联系电话:010-56103423 010-56140225 传真: Email:bianjibu198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