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动
·课题申请中,申报个人课题、集体课题
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原因探析

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原因探析

                               ——以在长三所高校为实证对象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既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近年来各高校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比较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但从现状看仍显得重视不够,形式多于内容,效果并不理想。

课题组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设计了20个《理工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共发出问卷450份,收回440份,调查对象是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和长春工程学院三年级理工类部分学生,还随机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参考了国内其他大学的调研情况,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不够

根据调查显示,73.5%的学生认为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并将“学校不够重视”这一条放在妨碍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第一位。分析其原因,不难看出,一是许多理工科院校重视专业课、忽视甚至轻视人文社科类基础课造成的。根据多方材料显示,现在的大学普遍不重视人文社科类课程,学校教学改革就是砍这类课程的课时,甚至某些主管领导认为,这类课学与不学也没什么区别。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学校教育也不自觉地陷入了市场经济中,具有一定的商业性质,因此学校首先考虑的是就业和招生的问题,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是就业决定着招生,就是说,学生如果毕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会直接影响招生,如果招生都上不来,学校怎么办下去,教师的工资、福利发放成了问题,谁还会坚守岗位,认真教学呢?另外,人类科技知识的更新较快,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却更新很慢,这样就导致了专业新课不断增设,基础课的空间就非常有限了。二是大部分理工科院校的管理人员尤其是教学管理人员自身多是理工科出身,他对此问题的认识带着“先天”的缺陷,种必然会影响他们的教育观念和行动。三是理工科院校人文师资缺乏。调查显示85.4%的学生对此表示认同。因为受学校类别的限制,人文社科类教师编制自然就少,同时优秀的人文教师一般认为进理工科院校工作,专业发展会受到限制,因此,不愿意来更不愿固守在此。

二、大学生人文意识普遍比较淡漠

 从调查结果来看,只有52.2%的学生接触过“人文素质教育”这个概念,29.63%的学生坦陈自己知道一点儿,5%的学生对这个概念非常熟悉,只有14%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接触过这个概念。在回答“读中学时,你可以自由地涉猎人文书籍吗?”这道题时,有39.3%的选择了“不可以,因为没时间、家长不允许”等,但依然有60.5%的学生选择了“可以”。这就足以说明,大学生在考入大学校门之前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并不是一片空白,另外,据我所查,在中学阶段,学校都为学生定制了《中学生人文教育读本》,因此,只要他们愿意,在提高自己人文素质方面还有一定自由度。进入大学校后,如果学校不开设人文课程,60.5%的学生认为自己是没有意识去想办法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70.6%的学生认为理工科院校开设人文课程“很有必要”,只有12.4%的学生认为“没必要”或“无所谓”或“听从学校安排”。

原因分析:                                                            

第一,经济市场化改革所导致。在经济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独特机制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和价值观念,“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等急功近利的观念再次流行,一方面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向有利于近期市场需求方向靠拢,纷纷争办热门专业,缺乏自己的专业特色;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受这种功利型价值实现的错误引导,使得他们普遍比较重视应用理论和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认为什么“人文”、“人文素质”、“人文精神”、“人性”等跟自己未来找工作、工作没啥关系,也换不到奖学金,没有太大的实用性,他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因此,必然导致大学生对人文课程的冷落。

第二,专业课程的压力使然。调查显示,一般理工类学校每年的专业课程一般为7-8门,每周课时在24-28节,还要做实验,很多学生感到专业课程压力很大,体现在“三多”即科目多、课时多、实验多,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人文类的课程,习惯性导致课下也多是关注专业课方面的知识,课堂上显有的人文类课程几乎没有认真听过,有时为了学分或调解心情,也会选修1-2门人文类课程,凑学分而已,从来没认真学习过。                                                                   

第三,部分学生天生喜欢理工科,对人文社科类课程存在认识误区。这类学生普遍说“不懂文科、不喜欢文科、更讨厌死记硬背”等,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他们在理工科类的天性,但是我认为是观念上的错误,学习人文类课程不只是需要死记硬背,更多的是认识和理解以及由此带来的深入思考,我们知道,许多在理工类卓有成就的大师级人物,他们在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也是相当的丰富,甚至认为,正是人文社科类知识的作用,才是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成绩,它们互相补充,不可替代。比如,是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使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代科学家,不顾美国的千般阻挠,冒死回国从事导弹事业的研究,等等。

三、大学生人文知识严重欠缺                                           

由于过重地强调专业技术的实用性和功利性,部分理工大学生忽视人文课程的学习,导致人文科学知识的欠缺。许多学生对文史哲的基础知识知之甚少,表达能力较差,艺术品位较低,尤其是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之不多。调查结果显示:有93.2%的大学生未看过《诗经》,67.2%的大学生未读过四大名著,有67.4%的学生不知道中国近代史的开端,89.4%的学生不了解世界近代史发源地,87.9%的学生不会唱一首完整的歌曲,甚至有23.3%的学生没有读过一部中篇以上的小说。对外国文学和教育类作品的关注就更少了,只有25.5%。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不只是文学知识、艺术知识欠缺,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和文化遗产也知之甚少,很多人对达·芬奇、但丁、托尔斯泰、雨果、海明威等都不知道,对一些历史事件更是知之甚少,甚至都没听说过尼采、叔本华和萨特等人的名字,因此,大学生这种人文科学知识相对不足的状况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版权所有:成全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大地资源网在线观看免费,青柠在线观看免费高清电视剧

单位地址:北京朝阳区 联系电话:010-56103423 010-56140225 传真: Email:bianjibu198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