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动
·课题申请中,申报个人课题、集体课题
未来我国环境保护的挑战及对策

未来我国环境保护的挑战及对策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期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深化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严峻复杂,环境管理的体制机制、管理方式和思路等转型需求更为迫切,妥善应对难度明显加大。认真分析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制定未来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策略,指导环境保护,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动环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 未来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大规模污染治理从“九五”淮河治污和“两控区”二氧化硫治理开始,历经多年持续治污,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确定的7项约束性指标中,除了NOx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之外,其他指标都已经于2014年提前完成。但是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根据美国耶鲁大学环境法律与政策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联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环境绩效指数(EPI)报告显示, 中国GDP总量在世界排名由2006年第4名上升到目前第2名,而环境绩效指数从2006年的56分下降到2014年的43分,排名从第94名下降到2014年的第118名。环境绩效指数一直处于后排,最受公众关注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状况依然令人忧虑。

    1. 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

1.1空气污染《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145个城市空气质量不能达标,全国90%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估计约有6亿人口生活在有害于健康的空气中。根据美国耶鲁大学发布的2014全球环境绩效指数(EPI)报告显示, 我国空气质量(18.81)、在参评的178个国家中排名176名, 倒数第2位,其中PM2.5平均暴露水平(2.44),倒数第1位PM2.5超标率(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PM2.5污染严重,个别城市灰霾天数达200天以上。中国科学院陈竺院士及我国环保专家王金南,于2013年在《柳叶刀》发表《中国积极应对空气污染健康影响》中指出,全国每年由于空气污染造成30万~50万人过早死亡,空气污染造成的健康影响不可忽视。

1.2水污染 据《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423条主要河流、62座重点湖泊的968个地表水断面水质监测结果,Ⅰ、Ⅱ、Ⅲ、Ⅳ、Ⅴ、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3.4%、30.4%、29.3%、20.9%、6.8%、9.2%,Ⅴ、劣Ⅴ类水质占16%,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在4896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水质优良级、良好级、较好级、较差级、极差级的监测点分别占10.8%、25.9%、1.8%、45.4%、16.1%,全国地下水水质较差与极差级达到61.5%;全国近岸海域301个国控监测点中,一、二、三、四及劣四类海水分别占28.6%、38.2%、7.0%、7.6%、18.6%,全国近岸海域四类和劣四类海水点位比例26.2%,25%以上的湖库出现富营养化。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水生态严重失衡、水质性缺水和水量性缺水问题并存。农村仍有约1亿人口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 水污染仍是我国最严重的环境污染。

1.3土壤污染  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农用地64616.84万公顷,全国现有土壤侵蚀总面积294.91万平方千米,占普查范围总面积的31.12%。与“七五”全国土壤环境总体清洁的调查结果相比,40年来我国土壤环境呈现急剧恶化的趋势。全国受重金属污染耕地达3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土壤污染危及食品安全。

1.4生态系统功能和质量继续下降 2012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显示, 目前中国的省份80%是“生态赤字”,只有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云南、海南是“ 生态盈余”。 2013年全国2461个县生态环境质量为“优”和“良”的县域占国土面积的46.7%,“一般”的县域占23.0%,“较差”和“差”的县域占30.3%。 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质量低下,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破坏,传统牧业区草地退化严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湿地消失、面积萎缩严重,湿地自然调节能力下降。

1.5突发环境事件频发 当前,我国环境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突发环境事件已经进入高发频发期。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天发生1-2起突发环境事件、2013年各级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污染犯罪案件706件,2014年是2180件,很多污染事故由生产事故引起,如8.12天津港爆炸这类事件对环境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突发环境事件频发,威胁着公众健康及社会的稳定。

2. 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

2.1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了生态文明和依法治国的建设任务,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并作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认真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这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指明了方向

2.2新的《环境保护法》全面实施,环境法治建设成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突破口,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与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正在形成,环境治理手段呈现“多样化”,环境治理模式出现“多元化”,环境管理能力实现现代化,这些改革举措将有利于环境保护,未来10年将是环境保护大有作为的10年。

2.3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至中高速,产业结构向服务业优化,预计2020年三产比重提高到52%左右,基本实现工业化。重工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将放缓,粗钢、铜、铝、铅、锌等主要产品产量将在“十三五”左右陆续达到峰值平台期,城镇化率增速趋稳,能源新增量减少,煤炭峰值或提前到来,环境压力高位舒缓。同时,生态管理体制机制厘清、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效。历经多年持续治污,环境保护有望迎来走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窗口期。

二.未来我国环境保护的对策

2.1推进国民经济绿色化建立绿色消费模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因此,改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国民经济绿色化是我国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把环境保护全面融入到国民经济绿色化增长进程,提高环境保护在新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实现国民经济绿色化,一是用绿色、低碳和循环的理念改造传统的产业,实施绿色版“制造中国2025”战略;二是通过政策扶持,发展一批提供良好环境质量和生态服务产品的产业,通过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带动重大工程建设,将节能降耗、低碳经济、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实现绿色经济化。三是建立绿色消费模式。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作用开展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普及绿色经济知识、宣传环保法律政策,推动绿色消费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通过培育社会公众的节约环保理念,引导全社会建立可持续消费或绿色消费模式,实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绿色化。

2.2实现环境保护法治化环境供给市场化

一是严格实施《环境保护法》,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和“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监管体系,对污染物、污染源和污染介质实施统一监管;二是根据《环境保护法》,制定全国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明确国土空间的生态环境功能,划定并严守生态环境资源红线,确保生态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均衡有序,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红线管控制度;三是建立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督促地方政府严守环境质量红线。四是在推进环保产业进程中,要全面放开环境保护市场,推行环境供给市场化。广泛采用PPP模式和第三方治理和监测服务,政府重点制定规划标准和政策,为环境保护市场化创建制度和政策。严格实施“污染者付费原则(PPP)”、“使用者付费原则(UPP)”和“受益者补偿原则(BPP)”。五是发挥价格、税收、补贴等激励和导向作用,开通绿色金融和绿色资本市场渠道。加大国家创新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对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力度,引导社会投资加大对节能环境产业领域的投入,同时探索形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2.3多元治理信息公开公众参与

没有多元化的治理体系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就谈不上现代意义上的环境良治。一是多元治理:要从政府主导向社会共治、多方制衡转变,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政府、市场两手发力,倒逼与激励并重。首先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要在生态环保中起统领和决定性作用;其次,明确企事业单位对治污减排的主体责任。完善建立资源环境许可,特别是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实行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进行业性和区域性污染物总量控制。最后,发挥公众在环保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社会公众的环境监督功能。二是信息公开:环境信息公开是建立“阳光”环境监督执法体系最有效的手段。要建立政策法规、项目审批、案件处理、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环境管理的公布制度。推动企业污染物排放、环境治理、执法监测等信息的公开。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及环境责任终身制度,从环境伦理道德和法律层面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三是公众参与:通过法律拓展公众参与环保渠道,健全环境立法、环评、规划、重大项目等听证制度,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平等对话、协商解决的机制和平台。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公众对政府环境管理与企业环境行为进行监督,鼓励有奖举报并保护举报人利益。发挥社会组织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的积极作用,鼓励环保公益组织参与社会监督。

http://news.sohu.com/20150604/n414436489.shtml news.sohu.com true 法制晚报 http://news.sohu.com/20150604/n414436489.shtml report 1093 今天上午,环境保护部向媒体通报了《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最受公众关注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状况依然令人忧虑。《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由环境保护

 


 

 


 
 
 

版权所有:成全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大地资源网在线观看免费,青柠在线观看免费高清电视剧

单位地址:北京朝阳区 联系电话:010-56103423 010-56140225 传真: Email:bianjibu198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