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动
·课题申请中,申报个人课题、集体课题
副刊之笔:寻找写作参照系

副刊之笔:寻找写作参照系



 

 

摘要:以人民铁道报《汽笛副刊》为例,列举作品,分析《汽笛副刊》在一代代编者和读者的传承中,既坚守文学气质又不断发展进步,始终如一地营造广大读者的灵魂家园。在时代发展中,《汽笛副刊》围绕文学与文化的核心报道思想,提升内涵的同时扩大外延,使内容更加多元。本文浅谈副刊作品需要以文学性、行业性、时代性为写作参照系,以期更多读者和作者为副刊而写作。

关键词:《汽笛副刊》 文学性 行业性 时代性

 

“本刊自即日起,征求下列各种作品:(一)家庭常识,(二)儿童作品(文字图画均可),(三)妇女新装,(四)学校生活。但均以简短翔实,而含趣味性者为贵。(每篇至多勿过五百字)。此外,关于戏剧、文艺、美术、工业、卫生各种文字,仍欢迎投稿。”[1]

读这篇征稿启事,既觉得似曾相识,又觉得年代感久远。这是一篇85年前在《新闻报》副刊《本埠附刊》发表的《本刊特别启事》。其中的“似曾相识”源于副刊在中国报业发展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之后的一脉相承,而“年代感”则体现了中国报纸副刊百年间的巨大变化。这种穿梭于时空隧道却依旧散发着“中国报纸的女神”之美的力量,就是副刊的魅力所在。

副刊,是文学爱好者在报纸中最先试水的领域,亦有作者通过在副刊发表文章而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更有知名作家感悟自己是踏着副刊的阶梯而登上文学写作的殿堂。本文以人民铁道报《汽笛副刊》为例,浅谈副刊作品需要哪些写作参照系,以期更多读者和作者为副刊而写作。

一、文学性,传承于经典的不朽

报纸上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文艺色彩较浓的、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一般有刊名,谓之副刊。副刊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批国人办报时期,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则催生了报纸副刊的新精神,《学灯副刊》《觉悟副刊》《晨报副刊》《京报副刊》等四大副刊,以宣传民主与科学为己任,唤醒民众智慧为发端,使副刊真正走入中国报刊发展史,并为中国文学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打上了时代的烙痕。

人民铁道报作为新中国最早的行业报与共和国同龄,无可分说地占据了行业报发展的重要历史地位。其副刊的发展源头要追溯到1950年12月21日,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刊名—— “汽笛”。截至2015年1月28日,《汽笛副刊》共出刊1475期。

像两条并行且永不分离的钢轨,《汽笛副刊》的铁路文学和铁路文化引领着时代的机车,那响彻天际的汽笛声从过去至今天及未来,沉淀着历史的韵味,合辙着时代的节奏,回响在理想的天空里。这是《汽笛副刊》的性格。

从郭沫若的《汽笛歌》刊登在创刊号上起,《汽笛副刊》在其几十年的成长历程中,无法割断的就是其文学性。文学性是一张报纸副刊区别于新闻的主要标志,副刊其富有美学特性的诗性语言、情感抒怀、生活情趣,是对一张报纸新闻性之余的补白。“民国副刊大王”孙伏园认为:“日报附张的正当作用就是提供给人以娱乐,所以文学艺术这一类的作品,我以为是日报附张的主要部分,比学术思想作品尤为重要。”[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市场化的进程,很多报纸特别是都市报的副刊都在文学性方面发生了位移,曾经的纯文学精神家园逐渐被边缘化,商业化的渗透逐渐使副刊的文学作品快餐化、大众化,甚至有些报纸副刊悄然隐退。在这样文学性泛化和文艺副刊式微的报业生态中,《汽笛副刊》坚守文学阵地,为铁路而歌的气质彰显其中。近年来,《汽笛的穿越》《鸟邻居》[3]等大量文学作品获得好评,为《汽笛副刊》文学性的保存和发扬做出了贡献。仅诗歌而言,这里就凝聚了大批诗人,在纯文学意识淡化的今天,以铁路为主题的诗歌成为《汽笛副刊》的主旋律,铁路文学薪火相传。

二、行业性,书写于铁路的卷帙

铁路是一片创作的沃土,无论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铁路的行业特征使《汽笛副刊》在“本土化”落地。人民铁道报的读者群分布在纵横千里的铁路沿线,读者不仅带有地域文化色彩,更因为身着那一身铁路制服而浮现出行业特性。所以,几十年来,书写铁路工作、讴歌职工精神、感悟生活真谛,一直是《汽笛副刊》的主题。

这些铁路作家源于铁路,热爱铁路,奉献铁路,曾经抒怀于副刊文学作品中的激情如回头潮一般不断注入铁路工作中,使铁路的事业蒸蒸日上。这是《汽笛副刊》的精神。

现任人民铁道报社社长王雄,因撰写汉水文化三部曲,而被誉为中国第一位倡导和实践汉水文化小说创作的作家。多年前,他还在基层铁路局宣传岗位任职时就曾为《汽笛副刊》撰文道:“‘小说理想’既有着高境界的追求,也应该有着基本创作技巧的训练。作家的创作之路,如同刘易斯短跑赛一样,是一个不断刷新不断追求的过程,永无止境的。从这一点来看,速度理想与小说理想,同出一辙。”[4]同样是铁路作家川美,她笔下的沈阳火车站保持着历史的流风:“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之间,在车水马龙的街边路口,沈阳站及其附近的这些老房子像百岁老人,有些苍老、落寞、黯然失色,也有些去留无意。但是,这些老建筑见证了沈阳城的历史,上了年纪的沈阳人正是通过它们隐约还能回想起老沈阳模糊的背影。”[5] 铁路作家王尔秀认为:“人的一生总要路过一些站台,不管它是大还是小,是古朴还是现代,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只要你选择了火车,就总有站台等着你,从这里到那里,从那里回到这里。”[6]

 《汽笛副刊》的影响力还可以被诠释为一种追溯。“那年夏天,地处大巴山深处铁路线上许多小工区,先后接到电话通知:人民铁道报《汽笛副刊》编辑近日来核实稿件。凡参与撰写《大巴山里的年轻人》稿件的工友,近期不安排出差或探亲,守岗待命。接听电话的值班人都做了记录。将来到大巴山铁路的那位编辑叫王晓晴。”[7]这篇散文用真情实感抒发了编辑王晓晴上世纪80年代那次到大巴山铁路采访的点点滴滴,既是对“巴山精神”的溯源,又是对已故的王晓晴之怀念,那是铁路一线职工内心深处对《汽笛副刊》的一种精神依存。

《汽笛副刊》的文学理想始终飞驰在奔跑的火车上,《有楝树的火车站》、《火车环游:寻找回来的世界》 [8]等众多文学作品及《铁路作家对话》栏目都以铁路为幕布,以火车为背景,以一代代铁路职工的人文精神为主题,闪耀着铁路文学特有着光芒。

三、时代性,根植于今天的书签

副刊并非文风陈旧和浅斟低吟的承载地,文学和文化的发展应该视为副刊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时代性是副刊的生命,时代也赋予了《汽笛副刊》更多的内涵。人民铁道报以《汽笛副刊》为品牌,其时代性表现在:新闻在正刊的易碎特性却在副刊中积累为文化沉淀,那些象征着时代号角的诗歌、辞藻中散发着芬芳的散文、以性格刻画和叙事见长的小说都是文学作品学术探讨素材。

特点之一:提升铁路精神内涵。“更多的时候,这双翅膀 则静静地蛰伏在13号窗口中 其实在蜿蜒起伏的草原铁路上 孙奇的微笑,早已升华成一种动力 于是有人便说 这是火车头的动力。” [9]这是一首歌颂孙奇的诗歌。在全国铁路职工优秀代表孙奇的先进事迹报道过程中,《汽笛副刊》用近一年的时间从不同层面、以不同体裁刊发了弘扬“孙奇精神”的文学作品,在全路职工中引起广泛反响。“孙奇精神”的系列报道,犹如在副刊一如既往的静态美中,注入了时代的力量,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回望和怀想的,都是那种经久不息的原动力,就像一枚书签,标注着时代的痕迹。

特点之二:触摸铁路时代脉搏。在时代变革所引发的报业变形中,副刊的发展和变化是必然的。怀旧不是副刊特有的蓝调,而时代的乐章才更能表现铁路文学的先进性。如《编组场咏叹》《动车时刻》《新白杨礼赞》[10]等文学作品都是对铁路进入高铁时代的抒怀。

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和读者对报纸需求不断提高以及“快餐文化”对整个副刊环境的影响,《汽笛副刊》在整体策划报道方面融合生活、旅游、健康等多元生活的大副刊趋势日渐明显。如《中国梦 铁路情 我的2013》年终特别报道和《2014年的春节特刊》都是报纸“大众化”时代,副刊对新闻性的跟进。2015年,以《汽笛副刊》为基础的《汽笛文化周刊》从文学、文化、艺术、历史等多角度崭新示人。

表现之一:触摸人文关怀的温度。人文关怀使副刊具有张力,它辐射面的大小体现了一个副刊根植于本土情感的深与浅。关注铁路、观照社会和历史是近年来《汽笛副刊》的实践,从中体现了一张报纸所具有的理性思考和责任担当。

表现之二:把今天留给明天。《汽笛副刊》对铁路的记录体现于真实和再现。《天涯海角的铁路道口》[11]等系列作品,把中国版图上搜索到的那些即将消失或不为世人知晓的火车足迹真实再现给读者。《铁博鉴宝》栏目将那些闪耀着历史沧桑的文物、文献,以图文互证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这些都是对历史、文化的总结和鉴赏。

“副刊不是一面反映文化的镜子,更可以是;应该是文化的标杆,一大步跨在社会的前面。倒过来说,副刊有多么成熟深刻,社会就有多么成熟深刻。一个社会要从原有的轨迹上冲刺跃进,得依靠杰出脑力的激荡,刺激社会前进。副刊,可以是一个脑力激荡的磁场,进发一个民族文化的最大潜能。”[12]龙应台这篇以法兰克福汇报为个案的文章,给了副刊一个深刻的总结。之于《汽笛副刊》,有的是一直坚守的,比如文学、文化、历史,而有的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比如思想性和专业性。

 


 
 
 

版权所有:成全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大地资源网在线观看免费,青柠在线观看免费高清电视剧

单位地址:北京朝阳区 联系电话:010-56103423 010-56140225 传真: Email:bianjibu1985@126.com